服務熱線:010-68538398您好!歡迎來到合璧興
汝窯、官窯、哥窯、鈞窯和定窯是中國歷史上宋代的五大名窯,而其中的哥窯更是以其獨特的“金絲鐵線”而著稱。明代《格古要論》中有這樣的描述:“哥窯紋取冰裂、鱔血為上,梅花片墨紋次之。細碎紋,紋之下也。”其特征可歸納為:黑胎厚釉,紫口鐵足,釉面開大小紋片。
但是至今宋代哥窯的窯址仍然沒有被人們發現,我們只有從如今為數不多的哥窯傳世佳作中去解讀哥窯。
仿品價格水漲船高
哥窯瓷器一直深受歷代藏家的喜愛,2004年4月26日,香港佳士得拍賣行一件南宋至元哥窯膽瓶,拍得219.175萬港元。2004年11月1日,在香港佳士得拍賣行的一次拍賣中,一件南宋哥窯月白釉水盛成交價為364.775萬港元。2006年7月倫敦亞洲藝術周,蘇富比拍賣行有兩件宋瓷拍出較好成績。其中,宋代哥窯香爐估價15萬-20萬英鎊,最終以21.52萬英鎊成交。
早在元末就有仿哥窯瓷器出現,而明清兩朝,一直有仿哥窯的瓷器出現,其中的精品也深受收藏者喜愛。2006年11月6日,倫敦蘇富比也舉辦了“中國瓷器及藝術品”的專場拍賣,一件清雍正“仿哥窯八卦紋龍耳寶月瓶”就以23.2萬英鎊成交。
兄弟相爭創絕世工藝
關于哥窯“金絲鐵線”的來歷,相傳在宋代龍泉縣,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藝人,姓章,名村根,他便是傳說中的章生一、章生二的父親。章村根以擅長制龍泉青瓷而聞名遐邇。生一、生二兄弟倆自小隨父學藝,老大章生一厚道、肯學、吃苦,深得其父真傳,章生二亦有絕技在身。章村根去世后,兄弟分家,各開窯廠。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即為哥窯,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即為弟窯。兄弟倆都燒造青瓷,各有成就,老大技高一籌,燒出“紫口鐵足”的青瓷,一時名滿天下,其聲名傳至宮廷,皇帝欽定章生一為宮廷燒造青瓷。老二心眼小,心生妒意,趁其兄不注意,把黏土扔進了章生一的釉缸中,老大用摻了黏土的釉施在坯上,燒成后一開窯,他驚呆了,滿窯瓷器表面的釉面全都開裂了。老大欲哭無淚,泡了一杯茶,懊惱地將茶水潑到開裂的瓷器上,裂紋馬上變成茶色。老大靈機一動又把墨汁涂上去,裂紋隨即變成了黑色,這樣,不經意中形成“金絲鐵線”。
據史料記載,哥窯的窯名最早見于明初宣德年間的《宣德鼎彝譜》一書,內庫所藏“柴、汝、官、哥、鈞、定”。而“金絲鐵線”是哥窯最主要的特征,“金絲鐵線”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,這只是發生在釉面上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。開裂原本是瓷器燒制中的缺陷,后來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律,有意識地讓它產生開片,從而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殘缺美,而且開片的時間能夠長達兩年之久。哥窯所用的土,含鐵量較高,燒坯時發生氧化,瓷器坯呈紫黑鐵色,瓷器沒有涂釉的底部顯現瓷坯本來的鐵色,叫“鐵足”,而釉彩較薄的口部呈紫色,叫“紫口”,俗稱“紫口鐵足”。一般來說,大器小開片者和小器大開片者頗為珍貴。由于哥釉瓷細致、精美,以后各代對它都有仿造。特別是到了清代,還出現了一個仿哥釉瓷的高潮。到了清朝后期,哥釉明顯地不如清前期,顏色越來越深,開片越來越細碎,釉面甚至出現凹凸不平的疙瘩釉,胎質也變得疏松。
“攢珠聚球”鑒定哥窯
鑒定哥窯瓷器除了“金絲鐵線”和“紫口鐵足”之外,還有就是哥窯最主要、最奇妙、最令人稱道,但又極易被人忽視的特征——攢珠聚球。“攢珠”指的是哥窯器中之釉內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,滿布在器物的內壁和外壁或內身和外身上。實際上真正哥窯的釉內氣泡不僅僅只是“攢珠”,還顯現出一種比“攢珠”稍大一點的“聚球”。球比珠大,也就是說哥窯有大小不同的兩種氣泡,其排列形式不是間雜錯落,而是較為整齊地排列在一起。聚球氣泡比攢珠氣泡數量要少得多,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內壁,像一個很厚的環。“攢珠聚球”是當之無愧的劃分真假哥窯的一條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據。
上一篇:龍泉青瓷的燒造工藝
下一篇: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
Copyright (C) hebixingchina.com. 北京合璧興工藝品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電子郵件: hebixing1020@163.com 電話:86-10-68538398 18810367069 地址:北京西城區三里河一區5號院8號樓底商二層
京ICP備12027202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157號